最近幾年,中國專利的申請量成就引起了全球的矚目。中國專利制度建立較晚,爲了與國際接軌,激發創新並推動社會進步,我國采取了先量後質的發展戰略。第九屆專利年會確定了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的戰略方針。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到達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迫切需要完成由量到質、去僞存真的關鍵轉變。
目前,人們對高價值專利的需求越來越高,政府也相繼出台了相關政策引導。對于什麽是高價值專利的理解,依然存在衆說紛纭。有些人認爲,在多次無效宣告後仍能保持有效,並帶來巨大市場價值和維權收益的專利是高價值的;有些人認爲,在通信領域,高額的侵權判賠額度意味著這是一項高價值的專利;還有人認爲,九陽擁有的開創無網豆漿機時代的專利,使其成爲行業領頭羊,也是一項高價值專利。這些明顯的收益告訴我們,高價值的專利能夠給專利權人帶來巨大效益,並爲他們創造巨大回報。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于這些表面的收益,對于高價值專利的理解就顯得有限。
有學者提出了高價值專利應當具備三個屬性:技術屬性、法律屬性和市場屬性。技術價值是核心,一項專利在技術上必須有所突破和創新,才能經得起考驗、走得更遠;法律價值是外部表現,主要體現在專利的排他性上,包括布局好壞和保護範圍的大小等,以此來保護技術;市場價值則是指專利在産品化和市場化過程中所帶來的預期收益。
還有觀點認爲,高價值專利應該具備五個維度,即技術、法律、市場、戰略和經濟。相較于三個屬性的觀點,這種劃分更加詳細,將市場維度定義爲專利産品能否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將經濟維度定義爲專利是否能夠創造收益並進行貨幣量化。專利價值的戰略維度則更多地關注企業如何利用專利武器,從戰略上思考專利申請、布局和運營,判斷專利是否有助于企業實施有效的進攻或防禦戰略。
這些觀點實際上在判定高價值專利時站在了不同的層面。一個是以單個專利本身的價值進行評判,另一個則是從企業戰略整體來思考專利的價值高低。事實上,判斷專利價值是否要上升到戰略層面,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有時,我們只關注某幾個專利的侵權糾紛或專利交易價格,這可能涉及的只是單個專利的價值,但也可能關乎專利背後整個企業專利戰略的實現。
令人欣慰的是,當專利的價值上升到專利戰略層面時,可能會帶來全新的認知。專利的本質就是其攻防屬性,主要是排除其他競爭者。專利的價值體現在保護自己獨特實現專利目標的能力,不允許他人介入。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如何利用專利實現經營目的,在哪些領域、哪些技術分支、哪些市場上能夠形成壁壘,最大程度地限制潛在競爭對手。技術許可和轉讓等直接實現經濟利益的方式只是少數,並非專利價值的初衷。對于這些企業來說,高價值專利的戰略屬性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乏這一屬性就評估專利價值的高低,結果必然引起質疑。
在國外,NPE(非生産實體)通過收購等方式擁有專利,然後以法律手段向其他實體企業收取使用費。對于他們來說,專利的高價值主要體現在經濟屬性上。如果所擁有的專利不能通過許可和轉讓直接帶來收益,是否能夠收回成本就成爲一個問題,更談不上高價值專利。他們對高價值的判斷應該是綜合考慮的一套指標,這套指標明顯引導著技術發展趨勢、時間和未來市場份額的預期。當然,從購買方的角度來看,只有與其自身戰略和市場相契合的專利才能體現其價值。
針對不同的專利對象,在進行高價值專利評估時,應選擇適合的評價指標,並相應傾斜權重,這樣得出的結果才能更貼近實際價值。當然,在專利價值評估時,我們不應局限于現有的評價指標體系,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時調整,使估值與價值盡量趨近。
要明確的是,以上所述的不同對象並非泛指獨立個體,而是指與專利關聯的不同集群。這種集群可以是企業、産業、領域等。每個集群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特點,因此在評估高價值專利時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
對于企業來說,他們更關注專利對其商業運營的支持程度,包括專利的技術和市場屬性。一項專利如果能夠幫助企業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優勢,提供獨特的技術解決方案,並保護企業的核心技術,那麽它就具備了高價值的潛力。
對于産業或領域來說,高價值專利的評估更加注重技術和市場屬性。一項專利如果在某個産業或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技術突破,可以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並且在市場上有廣泛的應用和需求,那麽它就被認爲是具有高價值的專利。
需要指出的是,評估高價值專利並不僅僅只依靠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和情況。這包括專利的技術水平、市場需求、法律保護、行業影響力等。評估過程還應該考慮專利的發展潛力和變現能力,以及隨著時間推移可能産生的價值變化。
高價值專利的評估需要綜合考慮技術、法律和市場等多個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專利對象可能有不同的重點和需求,因此在評估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評估高價值專利也需要考慮專利的未來發展潛力和變現能力,以及與企業、産業或領域的戰略契合度。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夠得出准確和全面的高價值專利評估結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