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報職稱過程中,選擇申請專利是一種增加評審通過概率的方法。我們將從專利的分類和選擇、專利是否可以代替論文以及申報中級職稱的時間規劃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專利的分類
專利主要分爲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根據職稱級別的不同,對專利的要求也有所區別:申報中級職稱需要一項發明專利或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申報高級職稱則需要一項發明專利或四項實用新型專利;而申報正高級職稱則只需要兩項發明專利。
申請職稱專利的選擇
一般來說,用于職稱評審的專利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的申請周期較長,價格相對較高,因此在評職稱過程中並不被推薦。相比之下,實用新型專利價格較爲適中,申請周期短,大約一年左右,因此是評職稱的最佳選擇。近期也有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成功且速度較快的案例,只需三個月便可獲得授權,因此准備申請專利的同志們應盡快行動。
根據政策要求,授權的發明專利可以替代一篇發表論文。
針對即將申報中級職稱的申請者,需要注意專利申請的時間安排。專利作爲評審業績成果材料之一時,需要提前留出足夠的申請時間。發明專利的准備期限爲4年,而實用新型專利則需要提前2年准備,以確保申請過程順利。
專利類型的區別
發明專利包括産品發明和方法發明,有效期爲20年;實用新型專利又稱小發明,在技術和難度上相對較低,保護範圍小,有效期爲10年。
在職稱評審中的地位
发明專利除了形式审查外,还需进行实质审查,时间周期较长;实用新型專利仅需进行形式审查,时间周期较短。由于难易度不同,它们在職稱評審中的地位也不同,发明專利可加分15分,而实用新型專利一般在10分左右。
爲了在職稱評審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增加通過概率,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建議申報一個發明專利並搭配兩到三個實用新型專利,或者選擇兩到三個實用新型專利代替一個發明專利,特別是對于時間緊迫的申請者來說,實用新型專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