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發明是一種知識産權,它可以保護創新者的技術成果,也可以爲創新者帶來經濟收益。如何確定專利發明的價值呢?這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複雜問題,需要專業的方法和技能。本文將介紹專利發明價值評估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項。
評估專利發明的價值的目的不同,評估的方法和標准也會不同。例如,如果評估的目的是出售或許可專利,那麽評估的依據是專利在市場上的潛在收益;如果評估的目的是法律訴訟,那麽評估的依據是專利被侵權造成的損失;如果評估的目的是財務報告,那麽評估的依據是會計准則和法規要求。在開始評估之前,要明確評估的目標和場景。
數據是評估專利發明價值的基礎,包括專利本身的數據和外部環境的數據。專利本身的數據包括專利文件、技術描述、發明人、申請日期、授權日期、有效期限等;外部環境的數據包括市場規模、競爭情況、行業趨勢、法律風險等。收集數據時要注意數據的完整性、准確性和時效性。
專利性質是指專利本身具有的特點,包括技術創新程度、市場需求、專利範圍和有效期限等。分析專利性質可以幫助評估者了解專利在市場上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分析專利性質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技術創新程度:技術創新程度越高,專利價值越高,因爲高度創新的技術可以提供更大的競爭優勢和更高的溢價空間。
②市場需求:市場需求越大,專利價值越高,因爲大規模的市場可以帶來更多的銷售收入和更高的市場占有率。
③專利範圍:專利範圍越廣泛,專利價值越高,因爲廣泛的專利範圍可以覆蓋更多的潛在應用和客戶群體。
估值方法是用于計算專利發明價值的數學模型或公式。常用的估值方法有三種:市場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市場法:市場法是根據同類或類似專利在市場上交易或許可的價格來確定專利價值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有充分可比信息可供參考的情況。
成本法:成本法是根據開發或獲取專利所花費或替代的成本來確定專利價值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沒有可比信息或難以預測未來收益的情況。
收益法:收益法是根據專利所能帶來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來確定專利價值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有可靠的收益預測和合理的折現率的情況。
選擇估值方法時要考慮評估目的、數據可用性、市場情況等因素,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綜合分析。
計算專利現值是將專利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到評估時點的過程。未來現金流量是指專利在有效期內所能産生的收入或節省的成本,折現率是指將未來現金流量轉換爲當前價值的比率。計算專利現值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確定收益來源:收益來源是指專利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包括銷售收入、許可費、節省成本等。確定收益來源時要考慮專利的技術特性、市場需求、競爭情況等因素。
②預測收益期限:收益期限是指專利在有效期內所能産生收益的時間段,通常與專利有效期限相同或略短。預測收益期限時要考慮專利的技術壽命、市場變化、法律風險等因素。
③估計收益規模:收益規模是指專利在每個收益期內所能産生的收益金額,通常根據市場規模、市場占有率、銷售價格、許可費率等因素進行估計。
④選擇折現率:折現率是指將未來現金流量轉換爲當前價值的比率,通常根據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資本成本等因素進行選擇。
⑤進行折現計算:折現計算是將未來現金流量按照折現率折算到評估時點的過程,通常采用淨現值法或內部收益率法進行計算。
減值測試是指檢查專利是否存在減值迹象,並在必要時對專利進行減值調整的過程。減值迹象是指可能導致專利價值下降的事件或情況,包括技術過時、市場萎縮、競爭加劇、法律判決等。進行減值測試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確定減值單元:減值單元是指被評估的最小資産組合,通常爲單個專利或相關專利組合。
②識別減值迹象:識別減值迹象是指根據內部和外部信息,判斷是否存在可能導致專利價值下降的事件或情況。
③計算可回收金額:可回收金額是指評估時點,專利在正常使用或出售情況下所能獲得的最高金額,通常爲使用價值和公允價值中較高者。
④比較賬面價值和可回收金額:賬面價值是指財務報表中記錄的專利價值,如果賬面價值高于可回收金額,則說明專利存在減值損失。
⑤計算和確認減值損失:減值損失是指賬面價值和可回收金額之間的差額,如果存在減值損失,則需要對專利進行相應的減記,並在財務報表中反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