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你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你的企業是否擁有足夠的知識産權?如果沒有,你是應該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呢?這兩種方式有什麽優缺點呢?本文將爲你解答這些疑問。
①獲得方式: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企業可以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産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産權的所有權。無論是自主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只要是企業的自主知識産權都可以用于申報,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裏指的專利均爲申請核准授權的專利。
②知識産權類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采用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是首要指標,占30分。在申報時,需要至少有Ⅰ類知識産權1項或Ⅱ類知識産權5項以上才能獲得高分。其中,Ⅰ類知識産權包括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Ⅱ類知識産權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登記權。
③使用次數:如果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通過,需要來年或者多次申報,那麽Ⅰ類知識産權中的發明專利可以重複使用,但是Ⅱ類知識産權則不能。
①加分不同: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分時,自主研發申請核准的專利可獲得6分,通過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的只能加3分。
②獲得時間不同:購買專利是企業較快獲得知識産權的方法,在辦理專利權變更後就可擁有,但是申請專利則需要較長時間。例如,外觀設計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從申請到核准,需要6-8個月時間;而發明專利時間更久,短則1年,長則需要2-3年。
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時候,申請專利和購買專利各有利弊,每個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作出不同的決策。在此提醒企業兩點:第一,如果要申請專利一定要提前規劃,否則不能用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第二,不管是何種方式獲得授權專利,都一定要與自己企業的主要核心産品技術相關,否則在申報時就會成爲無效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