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省級工信部門陸續發布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初步梳理一共有13家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公司入圍,再加上現階段北交所的2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交所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將達到35家。一家成立尚未滿周歲的證券交易所,卻已然交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據了解,截止于2022年6月30日,北交所已上市101家(含2022年上半年已轉科創板1家),重點聚焦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已上市企業營收增長迅速,2021年合計營業收入705.94億元,淨利潤75.4億元,複合增長率分別是21.2%和19%。
2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強勢領跑,其營收規模、淨利潤、研發投入強度各項指標均領先于北交所上市企業的總體水平,在北交所上市企業中起到了領頭羊作用!
“專精特新”企業培養已爲國家級戰略
近些年,我國對于推進中小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始終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自2018年起,工信部即開始推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育工作,鼓勵中小型企業在專業領域發揮優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激發湧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和認定已取得相當的成績,截止于2021年11月份,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4萬多家,總入庫企業已達11.7萬家。
爲進一步做好優質中小型企業梯度培育工作,工信部于6月份印發的《優質中小型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努力在全國推動培育100萬家創新型中小型企業、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辦法已經在8月1日起實施。
認定“專精特新”對中小型企業而言有什麽好處?
案例一:稅費優惠
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玻璃深加工的制造業企業,主要是生産汽車、建築、家用安全玻璃,有著20多項技術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過去幾年間,汽車玻璃行業“風雲變幻”,原材料價格上漲了90%,而成品的價格卻在不斷地下調,“兩頭夾擊”造成企業利潤持續下滑。對于這樣的市場情況,明池玻璃仍然需要每年大量進行創新投入,應對殘酷市場競爭。
專精特新的關鍵在于創新,資金則是企業能持續研發、創新生産的保證。明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孫新超表示,2021年公司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129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1814萬元,減免稅額453萬余元。節省下來的資金讓公司的創新研發信心更足,步伐更穩健!
案例二:融資支持
研發實力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競爭資本,近些年,各地稅務部門積極助力企業與銀行精准對接,助力處理企業融資的難題。
2022年4月,沈陽魯博廚業有限公司與多家國內餐飲連鎖機構新簽署了1100余萬元的設備訂單。這本來是值得慶賀的消息,但是由于企業新産品研發項目進入關鍵環節,前期早已投入了大量資金,企業面臨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的狀況。稅務局了解到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題,第一時間助力企業與銀行對接,利用企業良好的納稅信用等級幫助企業成功融資500萬元。
目前該企業各生産線已鼓足幹勁,馬不停蹄地生産訂單任務。
企業認定專精特新有益于在市場開拓、業務合作、引進人才、上市等多種經營活動中占取先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