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隨著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實施,最爲相關的就是認定條件和監督管理了。
新管理辦法對企業來說,大大降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使更多科技企業可以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無論是科研人員比例還是研發費用占比都大大放寬了認定標准。
取消獨占許可類型的知識産權。
與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取得知識産權相比,獨占許可取得知識産權是通過簽署獨占許可協議的方式獲取,涉及境外知識産權在中國境內的獨占許可協議,目前國家知識産權局尚不予受理備案登記,主管機關核查困難,在此背景下,新規予以取消。
我們都知道,高新技術企業專家審核采取評分制,滿分100,企業要想成功認定必須拿到70分以上才能成功申報高新企業。
但70分不是隨便能拿的,對大部分企業來說都非常困難。企業知識産權部分占30分,也就是說如果企業有相關知識産權,那麽30分手到擒來,申報高新企業會簡單很多。
所以大部分企業會選擇購買專利做高新企業申報,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企業的專利全是買來的,這樣的知識産權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中規定的核心自主知識産權的要求嗎?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規定的核心自主知識産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非簡單改變産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
軟件著作權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植物新品種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指的核心自主知識産權須在中國境內注冊,或享有五年以上全球範圍內獨占許可權(高新技術企業的有效期應在五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期內),並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
符合要求、正规备案的转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軟件著作權、集成电路分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種也可以算作企業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總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對核心自主知識産權的定義
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實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是首要指標,分值30。一個發明專利或其它六個知識産權(比如六項實用新型專利)可獲得A檔(即24—30分),而企業只有總分70分以上(不含70分)才算達標。
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數對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否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在高企認定中是一票否決的,即使企業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較高的産品檔次、甚至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但缺乏自主知識産權,也沒有機會進入高新技術企業行列。
高企认定中,被承认并能计算得分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以及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经过研究与开发过程得到的外观设计)、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和植物新品種。
以上類型的知識産權均需在中國境內申請、登記才能在高企認定中被認可。
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全球範圍內獨占許可的方式,對其主要産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
自主研發指申報企業通過申請、登記獲得上述類型中知識産權的所有權。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需到相應申請登記管理部門辦理權利轉移的變更手續。
2022年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將會提升,審查機制也越發嚴格。企業要確保申報成功率,必須提前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規劃,做好前期充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