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專利布局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仍然有很多:
1、專利組合:
專利類型:依據技術創新程度、保護主題、産品生命周期、産品研發周期等因素明確專利的保護類型,比如産品研發周期短的應盡量申請實用新型或者發明和實用新型一起申請,以免産品被競爭者很快仿制出來卻無授權專利可用;産品生命周期長的也可以考慮發明和實用新型一起申請。
專利數量:針對同一個技術能夠應用于不同産品的,單純從降低申請成本的角度考慮,可以使用同一個專利保護不同産品,單純從專利轉讓与专利许可的角度考虑,则必须考虑申请不同产品的专利,进而能够针对不同的产品制造商进行專利轉讓与许可;
分案申請:答複審查意見的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分案申請爭取更大的保護範圍,也可以利用分案申請延長專利申請的審查周期。
2、保護主題
權利要求的布局時,首先應當從産業鏈的角度考慮,使權利要求的保護主題盡可能覆蓋到産業鏈中涉及本發明技術的主要參與者的産品和服務,進而在行使專利權時擁有更多的可選目標。
如果專利的權利要求主題只覆蓋産業鏈上遊廠商的産品,則其專利對下遊的廠商和用戶的殺傷力將受到影響,因爲在訴訟中下遊廠商和用戶可以使用合法來源抗辯來免除賠償責任,或者就算被判定賠償,賠償額度也會相對較小。
如果專利的權利要求主題只覆蓋下遊廠商或用戶的産品和服務,就容易出現取證難、管轄地不利、行政查處難、打擊不到競爭者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對處在産業鏈上遊的專利權人而言,常常會出現上遊的競爭者不侵權、下遊客戶惹不起的尴尬局面。權利要求的保護主題還應當從侵權舉證難易度、賠償額度考慮部件、設備、系統、方法等保護主題的必要性。
3、權利要求的技術特點
獨立權利要求的布置必須考慮主要創新點、必要技術特征、單一性等因素,從屬權利要求的布置必須考慮分層保護、最小遞進、交叉保護等基本原則。
在權利要求布局特別是核心專利的權利要求布局時,能夠在腦海裏做2次模擬場景:
一次是對于該專利的規避設計演練,從競爭對手角度來考慮怎樣規避該專利;
一次是專利無效應對演練,從專利權人的角度考慮怎樣維持專利權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避免因部分無效造成侵權訴訟的禁止反悔限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