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常都會同時擁有多項專利,專利布局,就是企業在專利的時間、地域、技術和産品等多個維度對專利進行有效組合,最終獲得市場競爭力的過程。
根據布局方法的不同,專利布局可以分爲四種模式:路障式布局、城牆式布局、地毯式布局、叢林式布局。
1、路障式布局
路障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設置路障的目的是爲了切斷兩邊的通行;同理,專利的路障式布局,就是爲了阻斷競爭者達到本企業技術目標的路徑。所以選擇將達到該技術目標的關鍵技術,都進行專利的申請。當競爭對手無法擁有這幾項關鍵技術,自然也就無法達到路障另一邊的目標了。
這種路障雖然可以組織大型車輛的通行,但是很難阻止行人和自行車。同樣地,能防止競爭者通過這幾項關鍵技術達到目標,但是無法阻止其通過路障間留下的空隙技術達到目標。就像我們發現卡車無法通行時,可以選擇下車步行一樣,畢竟達到目標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種。
路障式布局的模式,相對來說較爲簡單,成本也不高,缺點就是會給對手留下可乘之機。
2、城牆式布局
同樣是爲了阻斷路徑,城牆聽上去就比路障靠譜了許多,因爲城牆不會給對手留下任何可以通行的空隙(只要把大門關好)。
城牆式布局,把實現某一技術目標所有相關的規避設計方案全部申請專利,形成的防禦密不透風。如果發現某一技術目標,有多種的方案可以實現,企業此時就應該考慮使用城牆式布局,通過規避方式的尋找,進行及時的防守。雖然操作繁瑣、成本較高,但卻是確保己方安全的有效手段。
3、地毯式布局
城牆式布局志在防禦,而地毯式防禦開始不滿足于單純的防守,開始嘗試在對手入侵時進行出擊。采用這種布局,往往需要進行充分的專利挖掘,從而獲得大量的專利,將實現技術目標的所有技術解決方案全部申請專利,形成牢固的專利網,從而阻止競爭者進入。
一旦競爭者進入,還可以通過專利訴訟等方式將其趕出自己的保護區。
4、叢林式布局
叢林式布局中,技術目標就像一顆大樹一樣,基礎專利就像大樹旁邊的灌木叢,將大樹環繞在中間。
此種布局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是基礎性專利掌握在競爭對手的手中,就可以針對該專利技術申請大量的外圍專利,用多個外圍專利來包圍競爭對手的基礎專利,就像大樹周圍的灌木叢一樣。相比于地毯式布局只能在對手入侵時進行防禦式的出擊,叢林式的出擊方式更爲主動,甚至具有挑釁意味。
二是當基礎專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時候,就需要在自己的基礎專利周圍搶先布置叢林專利,把自己的基礎專利嚴密的保護起來,不給對手實施這種專利布局的機會。
文章開頭將企業比作軍隊,將專利比作武器,就是爲了說明專利和專利布局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市場如同戰場一樣,爲了能在固定的資源總量中獲取盡可能多的利益,企業就需要居安思危,將專利布局的工作做在前頭,同時在實戰中根據情況不斷進行更新升級,方能馳騁沙場傲視對手。
上一篇
下一篇